![]() |
|
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驗收報告
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
建設單位: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檢測單位: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2018年2月
建 設 單 位: 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 郭連彬
檢 測 單 位: 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
建設單位 電話: 15318378888 傳真: --- 郵編: 257000 地址: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路 以北,規劃五路以西加速器 C型7號發區
前 言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郭連彬,“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路以北,規劃五路以西加速器C型7號,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萬元,占總投資的2%。項目租賃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日韓產業園服務中心已建成的生產車間1座(建筑面積為324.6m2),購置生產設備進行生產。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組裝廢氣處理設備20臺/套、粉塵處理設備30臺/套、廢舊橡膠回收利用裝置100臺/套的規模。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備案號:2017-370592-34-03-012402)。2017年4月,建設單位委托河南源通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17年9月1日取得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局的審批意見(東開環建審[2017]6026號)。 項目為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項目不屬于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版)中“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屬于允許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該項目用地符合為建設用地,項目東臨規劃五路,西臨規劃四路,北側為空地,南側為園區道路;項目周邊1km范圍內沒有歷史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區及重要生態功能區。 本項目嚴格按照環?!叭瑫r”內容進行建設,在保證正常運行的前提下采取相應環保治理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外排污染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根據《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2號)、《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公告》(環境保護部文件 國環規環評[2017]4號)等相關要求,我單位委托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于2017年11月對本項目進行了現場勘測和查閱資料,認為其工程建設和運行情況能夠滿足驗收監測的要求,基本符合驗收監測要求。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9日-12月10日開展現場監測工作,并出具驗收監測報告。2018年2月根據國家及東營市東營區相關環保政策要求,按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等文件要求,我單位自行編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調查)報告。
目 錄TOC \o "1-3" \h \u 前 言................................................................................................................................ PAGEREF _Toc23451 I 1.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 PAGEREF _Toc398 - 1 - 1.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PAGEREF _Toc3584 - 1 - 1.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 PAGEREF _Toc31390 - 2 - 5 建設項目環評報告的主要結論與建議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 PAGEREF _Toc9581 - 19 - 1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 PAGEREF _Toc8067 - 39 - 附件 附件1:驗收監測委托書; 附件2:營業執照; 附件3:生產負荷證明; 附件4:項目環評批復; 附件5:租賃協議; 附件6:項目驗收監測報告。 1 驗收依據1.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4.24);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6.10.29);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5.8.29);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6.27); 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11.7); 6、《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公告》(國環規環評[2017]4號); 7、《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82號); 8、《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環辦[2015]52 號); 9、《關于印發制漿造紙等十四個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環辦環評[2018]6號); 10、《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項目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通知》(魯環辦函〔2016〕141 號文)。 1.2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1、《關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環發〔2000〕38號); 2、《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導則》(HJ 819-2017); 3、《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部令 第48號,2018.1.10); 4、《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 5、《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 (HJ/T 55-2000); 6、《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噪聲測量值修正》(HJ 706-2014)。 1.3技術文件依據1、《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 2、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關于《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驗收監測報告。 1.4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1、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局關于《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批復(東開環建審[2017]6026號)。 1.5環境保護部門其他審批文件無 2 驗收項目概況2.1 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基本情況見表2-1。 表2-1 基本情況一覽表
2.2驗收工作由來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關于公開征求《關于規范建設單位自主開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通知》意見的通知、《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 污染影響類》及《關于發布《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的公告》(國環規環評[2017]4號)要求,企業需自行開展驗收工作。 2.3驗收范圍與內容此次驗收內容為《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 1、對本項目的實際建設內容進行檢查,核實本項目的產品內容以及各個工段原輔材料的使用情況和實際生產能力; 2、檢查項目各個單元的污染物的實際產生情況以及相應的環保設施實際配置情況和實際運行情況; 3、通過現場檢查和實地監測,確定本項目產生的廢氣、廢水、噪聲等相關污染物的達標排放情況; 4、檢查環評批復的落實情況、污染物排放總量的落實情況;核查周圍敏感保護目標分布及受影響情況。 2.4驗收監測(調查)報告形成過程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于2017.11.20日接受委托后,赴我單位(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踏勘,在對照環評報告表及實地建設的基礎上于2017.12.1編制驗收監測方案,并于2017.12.9~12.10進行驗收監測,我單位于2018.2.28編制完成驗收監測(調查)報告。 3 工程建設情況3.1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1、項目地理位置 項目選址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路以北,規劃五路以西加速器C型7號(中心經度:118.782442°;中心緯度:37.444095°),項目東臨規劃五路,西臨規劃四路,北側為空地,南側為園區道路。項目建設地點屬于工業建設用地,具體位置見圖3-1。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科技創新園內園區內現有化糞池處理后,通過園區污水管網進入項目南側園區道路的污水管網,項目廠區周邊關系圖見圖3-2。 2、項目敏感目標分布 項目周邊無自然保護區、風景旅游點和文物古跡等需要特殊保護的環境敏感對象。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及級別見表3-1。 表3-1 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及環境功能一覽表
3、項目廠區平面布置 項目主要租賃生產車間1座。廠區在南側設有一個大門,作為場內運輸和人流的出入口。倉庫、設備等均布設在租賃的廠房內(位于整個南側中部)。具體廠區總平面布置情況見圖3-3。
圖3-1地理位置圖(比例尺1:20000) ![]()
圖3-2 項目周邊關系圖 (1:3000) ![]()
圖3-3 平面布置圖(比例尺1:1000) 3.2項目建設情況1、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位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路以北,規劃五路以西加速器C型7號,租用生產車間1座(建筑面積324.6m2)??偼顿Y為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萬元。該項目基本組成情況見表3-2。 表3-2 項目主體工程組成一覽表
2、產品方案 項目產品方案及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3-3。 表3-3 項目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
項目實際產能與環評一致。 3.3主要生產設備及原輔材料1、項目主要生產設備 依據現場勘查,項目現場主要生產設備及型號見表3-4。 表3-4 主要生產設備一覽表
生產車間內現狀見圖3-4。 ![]()
2、項目主要原輔材料 本項目主要原輔材料及用量見表3-5。 表3-5 項目原輔材料年用量情況
3.4公用工程3.4.1給、排水1、給水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本項目運營期間主要用水量為生活用水。根據《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的用水標準,用水按40L/人·天計,勞動定員20人,年工作330天,則用水量為264m3/a。項目用水總量為264m3/a,來自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供水管網。 2、排水 本項目生活污水為211.2m3/a(排水系數按照0.8估算)。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由首創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外排。 項目實際給水情況、生活污水預處理措施及排放去向均與環評一致。 3.4.2供電項目年用電量為69.21萬kWh,由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供電管網供給,符合環評要求。 3.5生產工藝流程及排污節點3.5.1工藝流程本項目實際生產工藝與環評報告中的生產工藝一致,工藝流程見圖3-5。 本項目具體生產工藝流程及排污點見圖2-1:
工藝流程簡述: 本項目主要是進行組裝,各內部元件、外殼進行采購,在確定工件各個尺寸合格后再使用鉆床按照技術要求進行鉆孔,完成后將各個加工好的零部件和購置的元件有序的組裝到一起,根據需要,個別零件進行焊接。檢測產品質量合格后進行標示、包裝出貨。 3.5.2主要污染工序項目運行期產生的污染主要有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物。 1、廢水 項目生產過程中無廢水產生,項目所排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東營經技術開發區污水管網,由首創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外排。 2、廢氣 項目運行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切割時產生的金屬粉塵和焊接煙塵。 金屬粉塵基本沉降在車間內;焊接煙塵經移動式焊接煙塵凈化器(過濾效率達到95%)過濾后,廢氣均采取機械通風方式無組織排放。 3、噪聲 項目噪聲源主要為電焊機、鉆床以及車輛運行等。噪聲污染源強為70~85dB(A)左右。 4、固廢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為生活垃圾和生產固廢(焊渣、金屬粉塵)。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定期清運,生產固廢外賣處理。 3.6項目變動情況項目建設地點、規模、生產設備、原輔材料、生產工藝、污染物治理措施等均與原環評一致。項目實際生產過程中產生少量沾染油污的抹布、手套等,屬于危險廢物。 1、危險廢物產生及排放情況 項目實際生產過程中,設備維護、檢修等過程中使用潤滑油,會產生少量沾染油污的廢抹布、手套等,產生量約為0.1t/a,屬于豁免的危險廢物,暫存于危廢暫存區,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置。
4 環境保護設施4.1污染物治理/處置設施項目運行期產生的污染主要有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物。 4.1.1廢水項目生產過程中無廢水產生。 項目所排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 項目生活用水量為264m3/a,生活污水的產生量按用水量的80%計,為211.2m3/a,項目產生的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開發區污水管網,由首創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外排。 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產生濃度分別為:COD≤400mg/L;BOD5≤180mg/L;SS≤200mg/L;氨氮≤40mg/L?;S池對廢水中COD、BOD5去除率約為30%-40%,SS去除率約為40%,氨氮去除率約為40%。 首創污水處理廠采用多模式AAO處理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處理達標后部分回用,部分排入新廣蒲河。 4.1.2廢氣項目運行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為切割時產生的金屬粉塵和焊接煙塵。 金屬粉塵:在利用鉆床等機加工設備對購置的外殼進行鉆孔的過程中會產生金屬粉塵,粒徑均大于100微米。由于金屬粉塵粒徑較大易沉降,該類粉塵一般沉降到工作臺附近5m范圍內,基本沉降在車間內,外殼重30t,金屬粉塵產生率按0.1‰,金屬粉塵產生量約為3kg/a,按95%自然沉降,沉降量為2.85kg/a,該部分作為下腳料收集外賣,未沉降的金屬粉塵量為0.15kg/a,排放源強0.06g/h,隨車間換氣(排風扇2000m3/h),年工作330日,日工作8小時,排放濃度為0.03mg/m3,無組織排放。 焊接煙塵:本項目焊接時會產生一定量的焊接煙塵,本項目采用CO2保護焊。CO2保護焊年使用焊絲為0.2噸,CO2保護焊施焊時焊接材料發塵量按為8g/kg估算,該項目焊煙塵產生量為1.6kg/a。在焊接工序地點布置2臺移動式焊接煙塵凈化器,過濾效率達到95%,焊接煙塵排放量0.08kg/a,日焊接時間為1h,年工作時間為330天,排放源強為0.24g/h,為過濾后焊煙擬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在車間四壁設置機械排風設備,2臺排風扇單臺風量為1000m3/h,則焊煙的排放濃度為0.12mg/m3。 項目產生的廢氣均能夠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中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1.0mg/Nm3。 4.1.3噪聲項目噪聲源主要為鉆床以及車輛運行等。噪聲污染源強為70~85dB(A)左右。為了降低噪聲源的噪聲值,減輕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項目在設備選型中,盡量選用國內外技術先進的低噪聲設備,并合理進行車間內總圖布置,將主要噪聲源布設在生產場地中心,增大外環境與生產區之間的距離;還應根據噪聲源的聲頻特性,對主要噪聲設備采取基座減振、防護罩等;加強車輛進出管理,禁止鳴笛,限制車速。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確保廠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限值要求。 4.1.4固廢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為生活垃圾和生產固廢。 1、一般固廢 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自對外殼鉆孔產生的金屬粉塵2.85kg/a,焊接產生的焊渣0.01kg/a,可以全部回收后外賣。 2、生活垃圾 項目勞動定員20人,均不住宿,生活垃圾產生量按不住宿0.5kg/人?d計,為3.3t/a。 3、危險廢物 項目實際生產過程中,設備維護、檢修等過程中使用潤滑油,會產生少量沾染油污的廢抹布、手套等,產生量約為0.1t/a,屬于豁免的危險廢物(危廢代碼:900-041-49),暫存于危廢暫存區,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置。 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收集后統一處理。 4.1.5大氣防護距離和衛生防護距離1、大氣防護距離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大氣環境》(HJ2.2-2008)為保護人群健康,減少正常排放條件下大氣污染物對居住區的環境影響,在項目廠界以外設置環境防護距離。采用推薦模式中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模式計算無組織源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出的距離是以污染源中心點為起點的控制距離,并結合廠區平面布置圖,確定控制距離范圍,超出廠界以外的范圍,即為項目大氣環境防護區域。當無組織源排放多種污染物時,應分別計算,并按計算結果的最大值確定其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采用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推薦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模式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下表。 表4-1 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結果表
經計算,本項目污染物均無“無超標點”。因此,本項目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2、衛生防護距離 根據《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中有關規定及現行有關國標中衛生防護距離的定義,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無組織排放的有害氣體(大氣污染物)自生產單元(生產區、車間或工段)邊界到居住區滿足GB3095與TJ36規定的居住區容許濃度限值所需的最小距離。 按照《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T13201-91的規定,確定該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50m。從項目廠區總平面布局以及場址周圍敏感點分布情況看,在場界周圍50m的衛生防護控制距離內,無集中居住區等環境敏感點。 4.1.6環境風險影響分析1、風險源識別 本項目為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附錄A.1和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別》(GB18218-2009)規定,在具有環境風險的生產單元內達到和超過規定的臨界量時,將作為事故重大危險源。本公司不涉及風險物質。 2、環境風險事故 (1)火災 由于車間用電設備較多,存在因電線老化等原有,可能造成火災的危險。 (2)防護措施 ①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工藝規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 ②車間應設置強制排風設備,改善車間空氣環境,使車間內有害物質濃度在限定值以下。 ③為了防范雷電和暴雨,要求廠區按規定設防雷接地裝置,同時廠房內的地面應高出室外地面,防止暴雨造成的積水進入。 ④對有危險的機械設備加裝防護裝置,所有電氣設備的安全距離、漏電保護設施的設計均應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 ⑤建立健全安全技術規程、工藝操作規程,并上墻明示。 ⑥按工作崗位的性質,配備勞保用品和各種消防器材。 ⑦廠門前設置入場須知和安全警示牌,當事故發生后,廠區設有的循環水池可轉換為消防水池,可保障消防用水。 ⑧加強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經常對全廠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職業衛生教育,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3、勞動衛生措施 (1)防暑降溫與防寒采暖 夏季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在工人較集中的地點設軸流風扇;冬季采暖采用集中供暖。 (2)加強管理,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操作人員在工作過程要按規定配備穿戴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并定期進行體檢;加強操作人員的技術技能培訓,提到業務水平。 4.1.7生態紅線根據《山東省生態保護紅線規劃(2016-2020年)》,東營區共劃定了8個生態保護紅線區,分別為:辛安水庫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區、南郊水庫水源涵養生態保護紅線區、溢洪河土壤保持生態保護紅線區、黃河東營西段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區、白鷺湖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區、溢洪河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區、廣利河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區、支脈河東營段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保護紅線區。 本項目位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路以北,規劃五路以西加速器C型7號,用地范圍內無生態保護紅線區,符合《山東省生態保護紅線規劃(2016-2020年)》要求。 4.1.8在線監測裝置本項目不需要安裝在線監測裝置。 4.2環保設施投資及“三同時”落實情況該工程總投資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萬元,占總投資的2%,主要用于廢氣、固廢、噪聲治理等。環保投資見表4-2。 表4-2 環保投資一覽表
5 建設項目環評報告的主要結論與建議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5.1環評主要結論及建議5.1.1環評主要結論一、環評結論 1、項目概況 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位于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河路以北,規劃五路以西加速器C型7號,租賃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日韓產業園服務中心已建成的廠房,項目東臨規劃五路,西臨規劃四路,北側為空地,南側為園區道路,項目總投資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10萬元,占總投資的0.02%。項目租用建筑面積324.6m2。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組裝廢氣處理設備20臺/套、粉塵處理設備30臺/套、廢舊橡膠回收利用裝置100臺/套。 2、環境質量現狀 根據東營市環境監測站監測數據,地區環境空氣質量良好,各項監測指標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該區域地表水水質質量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Ⅴ類標準。該區域廠界環境噪聲晝夜間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區標準;該區域地下水含氟量、總硬度、氯化物和硫酸鹽超標,其余指標符合《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GB/T14848-1993)Ⅲ類標準。 3、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空氣環境 金屬粉塵:在利用鉆床等機加工設備對購置的外殼進行鉆孔的過程中會產生金屬粉塵,粒徑均大于100微米。由于金屬粉塵粒徑較大易沉降,該類粉塵一般沉降到工作臺附近5m范圍內,基本沉降在車間內,外殼重30t,金屬粉塵產生率按0.1‰,金屬粉塵產生量約為3kg/a,按95%自然沉降,沉降量為2.85kg/a,該部分作為下腳料收集外賣,未沉降的金屬粉塵量為0.15kg/a,排放源強0.06g/h,隨車間換氣(排風扇2000m3/h),年工作330,日工作8小時,排放濃度為0.03mg/m3,無組織排放。 焊接煙塵:本項目焊接時會產生一定量的焊接煙塵,本項目采用CO2保護焊。CO2保護焊年使用焊絲為0.2噸,CO2保護焊施焊時焊接材料發塵量按為8g/kg估算,該項目焊煙塵產生量為1.6kg/a。在焊接工序地點布置2臺移動式焊接煙塵凈化器,過濾效率達到95%,焊接煙塵排放量0.08kg/a,日焊接時間為1h,年工作時間為330天,排放源強為0.24g/h,為過濾后焊煙擬采取機械通風方式,在車間四壁設置機械排風設備,2臺排風扇單臺風量為1000m3/h,則焊煙的排放濃度為0.12mg/m3。 擬建項目產生的廢氣均能夠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中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1.0mg/Nm3。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2)水環境 項目生產無廢水產生。 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廢水產生量為264t/a,廢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濃度分別為300mg/L、30mg/L,廢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開發區污水管網,由首創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外排。 項目生活污水排入開發區污水管網,不進入附近地表水體,因此對地表水基本無影響;對地下水的影響方式主要是廠內管道沿途下滲,項目在確保廢水得到合理有效處置,并有效防止污水管網“跑、冒、滴、漏”現象發生的前提下,項目廢水不會對地下水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3)聲環境 項目主要生產設備噪聲值約70~85dB左右,在合理布局的基礎上,采取加減振墊等防噪、降噪措施,再經廠房阻隔、吸聲及距離衰減后,廠界噪聲可以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3類標準要求,項目噪聲對周圍聲環境的影響不大。 距離項目最近的敏感保護目標均在2000m外,距離較遠,在建設單位嚴格實行各種噪聲防護措施及距離衰減后,項目噪聲對周邊環境及敏感目標影響較小。 (4)固廢 項目固體廢物有生活垃圾和生產固廢。項目生活垃圾經廠區集中收集后,統一運送至垃圾處理場進行無害化處理。焊渣、金屬粉塵收集后外賣。 經采取以上措施處理后,項目產生固體廢物可實現零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4、環評風險分析 擬建項目生產中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生產、事故防范以減少環境風險。為了及時發現和減少事故的潛在危害,確保生命財產和人身安全,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做到原料調度井然有序,從環境控制的角度來評價,采取相應應急措施能大大減少事故發生概率,并且如一旦發生事故,能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減小對環境污染。其潛在的事故風險是可以防范的。 5、環評結論 綜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當地產業發展導向,選址符合當地規劃。本項目運營過程中產生的金屬粉塵自然沉淀,焊接煙塵由移動式焊接煙塵凈化器處理后,加強車間通風,對環境影響較小。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沉淀后經開發區污水管線,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噪聲經隔聲、減振處理后符合國家標準,固廢合理處置。該工程在認真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做到主體工程與環境工程“三同時”的前提下,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從環境保護方面,該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5.1.2建議1、公司應進一步完善內部環境管理的組織與責任制,設立負責環保的科室,負責經常性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各種處理設施的維修、保養及管理,確保污染治理設施的正常運轉。 2、加強環境意識教育,制定環保設施操作管理規程,建立健全環保崗位責任制。 3、加強車間工人的勞動安全保護,切實維護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 4、“三同時”驗收。 表5-1 “三同時”驗收一覽表
5.2環評審批意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環保局經項目聯席會研究,對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批復如下(摘要部分內容): 1、該項目只允許進行研發和產品展示,不允許有生產性的調試安裝,項目后期如有實質性設備生產需要重新選址和審批。 項目總投資500萬元,環保投資10萬元,占總投資的0.02%,同意該項目按照《報告表》所列的項目性質、規模、地點、環境保護措施設計、建設和運營使用。 2、在項目建設和運營中應認真落實環評報告表中所列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并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廢水污染防治。項目依托租用廠區現有配套管網,落實“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節約用水”的原則,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置后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表1中B級標準及東營首創水務有限公司進水水質要求后,排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廠。 (2)廢氣污染防治。落實報告表中各項廢氣污染防治措施,項目廢氣主要為切割時產生的少量金屬粉塵和焊接煙塵,需加強車間通風,設置排風扇,安裝移動式焊接煙塵凈化器,廢氣排放濃度須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中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3)噪聲污染防治。合理布局,選用低噪音設備,對電焊機、鉆床、組裝中心以及車輛運行等設備產生的噪聲,需采取減振、降噪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環境》(GB12348-2008)中3類標準要求,避免對項目周邊產生噪聲信訪。 (4)固廢污染防治。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行業綜合利用措施。該項目外殼鉆孔產生的金屬粉塵、焊接產生的焊渣全部回收后外賣;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理外運處理,垃圾收集點必須做好及時清運工作,保持垃圾收集點衛生,防止蚊蠅滋生影響周邊環境,暫存場所應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修訂單要求進行設置。 3、嚴格落實環?!叭瑫r”制度;項目建成后按規定程序向環保局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經驗收合格后,項目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5.3環評批復落實情況表5-2 環評落實情況一覽表
6 驗收執行標準6.1驗收執行標準根據《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及環評批復中規定標準,并結合現行標準,確定本項目的驗收執行標準如下: 表6-1 項目竣工驗收執行標準
具體驗收標準如下: 1、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本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的廢氣主要為切割時產生的金屬粉塵和焊接煙塵,該部分產生的粉塵在車間無組織排放,生產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中顆粒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表6-2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2、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項目所排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東營區市政污水管網,由首創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外排。廠區外排廢水排放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31962-2015)表1中B級標準。 表6-3 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
3、噪聲排放標準 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表1中的3類標準。 表6-4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
4、固體廢物 項目一般固體廢棄物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修訂單標準要求);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 6.2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74號),山東省在“十三五”期間對4種污染物實行總量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項目不涉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廢水排入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化學需氧量、氨氮總量指標納入污水處理廠總量指標內,項目無需單獨申請總量指標。。
7 驗收檢測內容7.1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7.1.1廢氣一、無組織排放廢氣 無組織排放廢氣采樣、布點按照《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HJ/T55-2000)進行。 1、監測點位設置 根據監測期間的風向,在其廠界上風向設置1個大氣無組織排放監控點,下風向外設置3個大氣無組織排放監控點。 2、監測項目 本項目無組織排放污染物主要為顆粒物,同時記錄監測期間的風向、風速、氣溫、氣壓、總云、低云等氣象參數。 3、監測時間與頻次 連續監測2天,每天監測4次。 7.1.2廢水廢水來源主要為生活污水,經廠區化糞池預處理后排入園區污水管網,進入首創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后外排。 1、監測點位設置 項目污水總排口設置采樣點位1個。 2、監測項目 本項目廢水監測項目為:pH、SS、COD、氨氮、BOD5、動植物油,共計6項。 3、監測時間與頻次 連續監測2天,每天監測3次。 7.1.3噪聲廠界噪聲監測布點按照《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有關規定進行。 1、監測點位設置 廠界四周布設4個監測點。 2、監測項目 等效連續A聲級。 3、監測時間與頻次 連續監測2天,每天晝、夜各監測2次。 7.1.4固廢根據建設單位臺賬進行。 7.2環境質量監測本項目未要求進行環境質量監測。 8 質量保證及質量控制8.1檢測分析方法檢測分析方法依據見表8-1。 表8-1檢測分析方法一覽表
8.2采樣及檢測儀器各種現場采樣或檢測儀器均按照國家規定的檢定年限進行了檢定,并獲得了相應檢定合格證書。項目采用的主要檢測儀器見下表: 表8-2 現場采樣、檢測儀器一欄表
8.3人員資質參加驗收檢測人員通過內部培訓具備相關資質和能力達到持證上崗。 8.4質量保證與質控措施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嚴格執行國家環保局頒發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國家有關采樣、分析的標準和方法,實施全過程的質量保證。 1、水質監測 嚴格按照標準分析方法進行采樣及測試。 (1)盡量避免被測排放物中共存污染物對分析的交叉干擾。 (2)被測排放物的濃度在儀器量程的有效范圍(即30%~70%之間)。 噪聲監測按照國家環保局發布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噪聲部分和標準方法的有關規定進行?,F場監測過程中,對聲級計在監測前后用標準聲校準器進行校準,測量前后儀器的校準值相差不大于0.5 dB,如果大于0.5 dB則監測結果無效。 項目噪聲聲級計校準情況見下表: 表8-3 噪聲聲級校驗結果表
本項目未對固體廢棄物進行采集。 9 驗收檢測結果9.1生產工況驗收監測期間,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生產工況穩定,生產能力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以上。因此本次監測為有效工況,監測結果能作為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依據。 表9-1 驗收監測期間工況情況
9.2驗收監測結果及分析9.2.1廢氣監測結果及分析本項目運營期間產生的廢氣主要為切割時產生的金屬粉塵和焊接煙塵,焊接煙塵經焊接煙塵凈化器處理,項目廢氣均在車間無組織排放。 我單位委托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9日~12月10日對項目廠界顆粒物進行驗收監測?,F場采樣圖片如下: 驗收監測期間氣象參數見表9-2;監測點位布設見圖9-1。 表9-2 無組織廢氣監測期間氣象參數統計表
表9-1 無組織廢氣監測點位布設圖 無組織監測結果見表9-3。 表9-3 無組織監測結果(mg/m3)
依據驗收監測結果,監測期間廠界顆粒物最大值0.351mg/m3,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中顆粒物無組織監控濃度限值要求(1.0mg/m3)。 9.2.3廢水監測結果及分析項目運營期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廠區化糞池處理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 我單位委托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9日~12月10日對項目污水總排口進行驗收監測。 監測結果見下表: 表9-4 污水總排口監測結果表
依據驗收監測結果,監測期間,污水總排口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pH在7.09~7.36,COD、BOD5、SS、氨氮、動植物油排放濃度最大檢出值分別為:67mg/L、12.4mg/L、11mg/L、2.42mg/L、0.27mg/L,均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31962-2015)表1中B級標準。 9.2.2噪聲監測結果及分析1、項目現場采樣情況 我單位委托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于2017年12月9日~12月10日對項目噪聲進行驗收監測?,F場采樣圖片如下: ![]()
2、噪聲監測結果及評價 表9-5 噪聲監測結果表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東、西、南、北邊界晝間噪聲Leq在52.0-55.4dB(A)之間,夜間噪聲在45.6-48.6dB(A)之間,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聲環境功能區限值要求。 9.2.4固(液)體廢物本次驗收監測未對廠區固(液)體廢物進行監測。 9.2.5污染物排放總量核算本項目不需要申請總量控制指標。 9.3環保設施去除效率監測結果9.3.1環保設施去除效率依據驗收監測結果,監測期間,廠界顆粒物最大監測值0.351mg/m3,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中顆粒物無組織監控濃度限值要求(1.0mg/m3)。 依據驗收監測結果,監測期間,污水總排口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pH在7.09~7.36,COD、BOD5、SS、氨氮、動植物油排放濃度最大檢出值分別為:67mg/L、12.4mg/L、11mg/L、2.42mg/L、0.27mg/L,均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31962-2015)表1中B級標準(COD≤500mg/L;BOD5≤350mg/L;SS≤400mg/L;氨氮≤45mg/L;動植物油≤100mg/L)。 依據驗收監測結果,監測期間,項目東、西、南、北邊界晝間噪聲Leq在52.0-55.4dB(A)之間,夜間噪聲在45.6-48.6dB(A)之間,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聲環境功能區限值要求,項目采取的噪聲控制措施可行。 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金屬粉塵、焊渣)、危險廢物(沾染油污的廢抹布、手套等)以及職工生活垃圾。 金屬粉塵、焊渣收集后外賣; 沾染油污的廢抹布、手套等屬于豁免的危險廢物,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置。 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收集后送至城市垃圾場填埋處理。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均不會在廠區內長期堆存。一般固體廢物處置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2013修改單的要求;危險廢物貯存、處置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的要求。 9.3.2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本次驗收未對周邊環境質量現狀進行監測,依據項目所在區域例行監測數據及環評引用數據,東營區2018年1月環境空氣質量良好,各項監測指標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根據2017年東營市環境情況通報,溢洪河現狀水質能夠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Ⅴ類標準的要求;依據驗收檢測結果,該區域環境噪聲晝夜間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區標準;依據東營市環境監測站對地下水取樣監測結果,該地區地下水因受地質因素影響,含氟量、總硬度、氯化物和硫酸鹽超標,其余指標均能滿足《地下水水質標準》(GB/T1484-93)中Ⅲ類水體標準要求。
10 驗收檢測結論項目實際建設地點、規模、生產設備、原輔材料、生產工藝、污染物治理措施等均與原環評一致;項目實際產生少量沾染油污的廢抹布、手套,屬于豁免的危險廢物,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置。項目未發生重大變動,符合環??⒐を炇找?。 10.1環境保設施調試效果1、該項目執行了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環保審批手續基本齊全。環評提出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及環評批復要求基本落實到位,驗收期間各項環保設施運行穩定正常。 2、企業設置了環保領導小組,配備了環保管理人員,制定了環保管理制度,環保檔案齊全。 3、驗收監測期間,生產負荷達到了75%以上,滿足驗收監測要求。 4、驗收期間,項目廢氣主要為切割時產生的金屬粉塵和焊接煙塵,焊接煙塵經焊接煙塵凈化器處理,項目廢氣均在車間無組織排放。 廢氣驗收監測結果:依據驗收監測結果,監測期間廠界顆粒物最大值0.351mg/m3,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的表2中顆粒物無組織監控濃度限值要求(1.0mg/m3)。 5、監測期間,項目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廠區化糞池處理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 依據驗收監測結果,監測期間,污水總排口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pH在7.09~7.36,COD、BOD5、SS、氨氮、動植物油排放濃度最大檢出值分別為:67mg/L、12.4mg/L、11mg/L、2.42mg/L、0.27mg/L,均滿足《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31962-2015)表1中B級標準。(pH 6.5~9.5;COD≤500mg/L;BOD5≤350mg/L;SS≤400mg/L;氨氮≤45mg/L;動植物油≤100mg/L)。 6、驗收監測期間,項目噪聲源主要為項目噪聲源主要為鉆床以及車輛運行等。 噪聲監測結果:驗收監測期間,項目東、西、南、北邊界晝間噪聲Leq在52.0-55.4dB(A)之間,夜間噪聲在45.6-48.6dB(A)之間,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聲環境功能區限值要求(晝間65dB(A);夜間55dB(A)),項目采取的噪聲控制措施可行。 7、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為: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金屬粉塵、焊渣)、危險廢物(沾染油污的廢抹布、手套等)以及職工生活垃圾。 金屬粉塵、焊渣收集后外賣;沾染油污的廢抹布、手套等屬于豁免的危險廢物,與生活垃圾一同處置;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收集后送至城市垃圾場填埋處理。 項目一般固體廢物處置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其2013修改單的要求;危險廢物貯存、處置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的要求。 10.2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本次驗收未對周邊環境質量現狀進行監測,依據項目所在區域例行監測數據及環評引用數據,東營區2018年1月環境空氣質量良好,各項監測指標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根據2017年東營市環境情況通報,溢洪河現狀水質能夠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Ⅴ類標準的要求;依據驗收檢測結果,該區域環境噪聲晝夜間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區標準;依據東營市環境監測站對地下水取樣監測結果,該地區地下水因受地質因素影響,含氟量、總硬度、氯化物和硫酸鹽超標,其余指標均能滿足《地下水水質標準》(GB/T1484-93)中Ⅲ類水體標準要求。 項目建設僅有少量廢氣和噪聲產生,主要污染物為顆粒物及噪聲,均達標排放,不會對外界產生較大影響。 10.3 驗收結論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基本落實了環評批復中的各項環保要求,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符合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 10.4建議1、做好生產運營管理,加強日常的環境管理與監督,嚴禁環保設施故障下生產。 2、做好環境應急預案的學習與演練,提高應急響應能力,降低環境事故風險。 3、將環境管理納入到日常生產過程中,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4、定期檢修主要噪聲設備和環保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行,降低噪聲排放。 11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填表單位(蓋章): 填表人(簽字): 項目經辦人(簽字):
注:1、排放增減量:(+)表示增加,(-)表示減少。2、(12)=(6)-(8)-(11),(9)= (4)-(5)-(8)- (11) +(1)。3、計量單位:廢水排放量——萬噸/年;廢氣排放量——萬標立方米/年;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萬噸/年;水污染物排放濃度——毫克/升 附件1:委托書
山東致合必拓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定,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已經建成并試運營,需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今委托貴單位承擔該項目竣工驗收監測工作,望盡快開展工作。 附件2:營業執照
附件3:工況說明
表1:項目信息
表2:項目主要為產品研發及展示,驗收檢測期間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智能、環保設備和廢舊橡膠回收及利用設備研發、組裝、銷售項目工況統計表:
聲明:特此確認,本說明所填寫內容及所附文件和材料均為真實的,我單位承諾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并承擔內容不實之后果。 東營潔源環保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2018年2月28日 附件4:審批意見 ![]()
附件5:用地證明及租賃合同 ![]()
上一條:東營潔源環保檢測報告
|
CopyRight(C) 2015-2017 版權所有:東營潔源環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電話:15318378888 郭經理 0546-7771071,0546-8633018 免費熱線:400-155-0806 地址:山東省東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魯ICP備17008931號 黃河口科技提供技術支持 |